開工至今,引熱入呼長輸管線項目現開挖溝槽長度7.4公里,累計完成投資8486萬元,但征用臨時占地受阻,現有14多公里無法進行開挖。
引熱入呼保供熱
2016年7月19日,引熱入呼長輸管線項目穿越大黑河段開工。該項目由城發公司實施將和林縣京能盛樂熱電廠的熱源通過長輸管道輸送至呼市東南部區域,計劃總投資9.76億元,鋪設供熱管網37.26公里,項目建成后可增加供熱能力1600萬平方米,可滿足呼市東南區域近期供熱需求。這是城發供熱繼擴三建二工程建設后又實施的一項保供熱,暖百姓的民生工程。
利用內蒙古京能盛樂熱電廠余熱后,原呼和浩特市區內部分現有大型熱源可作為調峰備用熱源,還能減少分散的小型熱源廠,既可有效減少燃煤燃氣鍋爐的能源消耗,滿足呼和浩特市東南區域的供熱需求,又可使京能盛樂熱電廠完全實現熱電聯產,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可減輕政府補貼負擔,既實現了電廠與熱源廠優勢互補,互利互惠,雙方均受益的局面,又可減少城市環境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利用亞行貸款進行熱源建設
引熱入呼長輸管線項目是城發公司籌建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低碳供熱亞行貸款項目中的一個子項目。
2013年市政府提出了氣化呼和浩特的目標,但由于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等不可抗拒因素,經政府部門許可,亞行同意,先后兩次調整了項目建設內容,最終調整后的項目將采用燃氣鍋爐與熱電聯產相結合,風電調峰與垃圾焚燒為補充的新型供熱方式。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低碳供熱項目是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1.5億美元,總投資24.29億元人民幣,用于新建金橋調峰熱源廠、毫沁營熱源廠,供熱長輸管線,擴建辛家營熱源廠,新建5臺70MW燃氣鍋爐、2臺25MW電鍋爐、2座加壓泵站,改造新建2臺70MW燃氣鍋爐;新建長輸管線37.26公里,供熱管網79.37公里,熱力站191座,新增供熱能力2971.13萬平方米,是一個大型的低碳環保集中供熱工程。項目實施后將有效解決呼和浩特市東客站綜合功能區、濱河新區及金橋開發區的供熱需求。
作為城市基礎性公益設施建設,供熱建設投資大,投資回報期許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遠遠高于經濟效益。為解決投資資金不足的問題,城發供熱另辟蹊徑——利用國外貸款進行熱源建設。盡管這類貸款申請難度大、手續復雜,程序繁瑣,但與國內商業銀行相比,此類貸款還款周期長、利息小,可以降低投資成本。
亞行貸款是城發第五次利用建設供熱設施。
城發積極探索新能源供熱
呼和浩特市作為一個綜合性大城市,其污染源數量多,結構復雜,市區鍋爐數量眾多且容量較小,效率低、煤耗大、排放污染物處理率低,因而對環境污染相當嚴重,為改變這種狀況,有效的措施是依靠城市集中供熱來淘汰大量落后、分散的小鍋爐,從而減少低空排放的污染源。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為滿足城市供熱需求,又要保證環境質量,依據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熱規劃,城市集中供熱體系由熱電聯產和區域集中鍋爐房供熱為主,并使用其他清潔能源作為補充,以確保供熱的經濟性。亞行項目的建成既可以有效的滿足呼市東南部城市發展的供熱需求,也能進一步改善城區內的環境質量。此外,城發公司也一直在積極探索嘗試利用新的能源進行供熱。
內蒙古地區風能資源豐富,但由于外送不暢、區內市場消納能力不足,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風電棄風現象,冬季采暖期尤為嚴重,而電鍋爐供熱正值用電低谷期,尤其夜間達到最低谷,所以風電供熱將形成熱源廠與電網、風電場供需互補的關系。城發公司利用亞行貸款在毫沁營熱源廠實施的風電供熱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風電調峰供熱示范項目,供熱能力100萬平方米,每年可消納棄風電量10980萬千瓦時,既緩解了供熱企業節能減排壓力,又解決了風電企業棄風限電問題,同時在電網負荷低谷時啟動調峰用電,增加了電網的售電收入,經濟效益明顯,三方均受益,達到了創新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風電資源的目的。
現毫沁營熱源廠已完成征地工作,計劃明年開工建設。